[000532股票]002186聚德股吧(002186全聚德股吧)
002186聚德股吧)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陈永红于2020年12月31日质押约1.5亿股,占其所持股份份额为99.99%。到本公告日,陈永红押1.5亿股,占其所持股份份额为99.99%。公司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陈永红及其共同行动听算计质押股份约2.2亿股,占其所持股份份份额为97.95%。到现在,陈永红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2.2亿股,占其所持股份份额为97.95%。
全聚德、同仁堂、东阿阿胶......这些国民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一向都是地点职业的金字招牌,它们承载了无数国人深沉的情感,在顾客心中是“国宝级”的存在。
但是,这些有着深沉前史见识的老字号品牌,近些年却由于种种原因,纷繁败下阵来,堕入到了史无前例的危机中!
一
有着155年前史的全聚德,是北京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品牌。曾几何时,在北京有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外地人在北京不吃一顿全聚德,就等于白来一趟北京。
价格实惠,肉美汤鲜,是全聚德从前带给顾客们的夸姣回想。在二三十年前那个物质还不太兴旺的年代,多少北京人拿到薪酬榜首件事便是排队去全聚德吃烤鸭
带着顾客们的殷殷祝愿,全聚德(002186.SZ)在2007年上市。上市前几年,全聚德气势杰出,成绩和股价齐头并进。
2012年的财报,是全聚德的巅峰,当年公司营收近20亿,净利润超越1.5亿。
之后,全聚德的成绩开端下滑,并且在泥淖中越陷越深。
2018年,全聚德成绩更是大幅失速:
公司经营总收入17.76亿元,同比下降4.5%;
净利润8865.7万元,同比下降34.8%。
2019年8月份,全聚德发布的中报再次出现断崖式下滑态势:
上半年完成经营收入7.58亿元,同比下滑13.43%;
净利润3227.83万元,同比下滑58.51%;
扣非净利润2290.38万元,同比下滑69.55%。
全聚德一颓究竟的成绩,完全拜自己不断“作死”所赐。
看看顾客是怎样点评全聚德的:
“全套烤鸭套餐298元一份,肉却只有一点点”;
“西瓜汁168元一扎”;
“每桌多收10%的服务费”。
这么贵,这是黄金做的烤鸭和果汁吗?
假如说菜品价格太高的话,那么10%的服务费又是什么鬼?服务比海底捞还好吗?
恰恰相反,全聚德的服务态度差正是许多网友会集吐槽的当地。
自身缺点一大堆,再加上大董、四季民福等同行的冲击,全聚德人气越来越差。
面临严寒的实践,全聚德也想过转型,尝试过拥抱年轻人。比方在2016年发布“互联网+”战略,在线下门店增设支付宝收款事务。
啥?搞个支付宝收款便是拥抱互联网,拥抱年轻人了?现在练摊的小贩都用微信支付宝收款好吧。
假如搞个支付宝收款都叫革新的话,那全聚德的革新可“真大”啊!
现在的全聚德,早已不是群众吃烤鸭的首选,净利润的大幅下滑现已说明晰悉数。
全聚德的衰败也体现在股价上,从上市不久后的最高价36.51元到现在的不到10元,全聚德市值较巅峰期蒸腾超越70%,现在的市值仅剩30亿!
二
相同坐落北京,这边有着155年前史的食物界老字号全聚德日渐式微,那儿有着350年前史的药品界老字号同仁堂(600085.SH)也遭遇到危机,并且是更严峻的质量问题!
2018年12月,在许多顾客心中有极高诺言度的同仁堂被媒体曝出部属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存在“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的工作,严峻违背《食物安全法》有关规定。
老字号也造假?信任许多人还不信。但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之后,确认工作现实,并对同仁堂蜂业进行了处分,包含吊销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我国质量奖称谓,回收证书和奖杯。
面临压力,同仁堂集团对相关人员也进行了追责:集团原董事长等被问责,相关负责人悉数被革职。
过期蜂蜜工作,现已不是同仁堂的产品榜首次出问题。用“接二连三”这个成语描述同仁堂产品的质量问题,现已远远不够用了,“接二十连三十”还差不多。
2016年,同仁堂由于质量问题被监管部门点名通报了6次,触及的产品包含了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黄、(熟)骨碎补等种类。
2017年,在国家食物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发布的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中,同仁堂以14次的“优异成绩”高居第二。
最近几年,同仁堂产品多少次上“黑榜”都快数不清了。再这样下去,300多年老字号的诺言就要被完全消磨殆尽了。
许多人都知道同仁堂药店有句名言:“品尝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编造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同仁堂的领导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同仁堂的中心竞赛优势在于持久前史堆集下来的文明,从实质上来说有三大支点:一是种类,二是质量,三是诚信。品牌是在这两点基础上堆集起来的优势外延。”
嘴上讲着“质量”、“诚信”,但现实却多次被打脸。同仁堂啊,你可知,最苦的一味药是砸了自己的品牌!
三
谁能想到,“浓眉大眼”的白马股东阿阿胶(000423.SZ)今年以来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危机。
7月中旬,东阿阿胶发表的上半年成绩预告震动资本市场:估计公司2019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81亿元至2.16亿元,同比下滑75%-79%。
“驴皮吹破了”,东阿阿胶的股价也来了个重重的跌停!
一向以来,阿胶被赋予了某种神话颜色。在被吹成“补养神器”之后,便朝着奢侈品的方向开展。
从2005年到现在,东阿阿胶的阿胶块现已累计提价18次,价格暴涨了20倍。
就在张狂提价的一起,跟着互联网传播速度的加速,阿胶的实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比方,2016年丁香医生就撰文指出,燕窝、阿胶、蜂蜜等保健品实践成效堪忧。
人民日报也引用过果壳网的材料,称阿胶、红枣、红糖这些“补血神品”根本没用。
是的,阿胶自身便是胶原蛋白,吃到肚子里就变成了氨基酸,跟直接吃猪皮没啥差异。
当没有人愿意为阿胶交“智商税”的时分,这玩意的销量就遭到了断崖式下滑。
10月底,东阿阿胶发布了三季报,这下更为惨白:
经营收入9.4亿元,同比削减32.79%;
净利润1594万元,同比下降95.61%;
扣非净利润为-457万元,同比下降101.41%。
现在,库存张狂积压的东阿阿胶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职工搞起了直播,熬阿胶卖货,经销商开端6折清仓。
东阿阿胶真是成也驴皮,败也驴皮!
结语
全聚德、同仁堂、东阿阿胶的故事告知咱们,在这个飞速开展的年代,假如老字号还是以“我是老迈”的高傲心态自居,不改善产质量量,不进步服务水平,不接近顾客,老是想着用提价的办法割韭菜,终究都难逃下跌神坛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