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商场猫腻多问题多
名词解释
盲盒,指的是在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的产品,顾客事前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必定概率可以“拆”到自己心仪的产品。正是这种类似于抽奖的营销战略,极易影响顾客的购买欲。现在,除开端的玩具范畴外,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许多消费范畴也都掀起了“盲盒风”,消费商场上随处可见盲盒的身影。
屏住呼吸、小心慎重,“嚓”的一声,白领小王拆开了刚买的盲盒。“又是茉莉小红帽!”她有些绝望,书桌上大大小小三十几个玩偶,都是她最近的“战利品”。为了“拆”到心仪的那一款,她计划第二天再去买。
拆开盒子前,永久不知道自己会“拆”到什么,盲盒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与“等待感”让许多中小学生乃至年轻人骑虎难下。但是据调查,新鼓起的盲盒商场充满着饥饿营销、虚伪宣扬、产品冒充伪劣、售后难确保等问题。中消协今日宣布消费提示,提示顾客适度消费,切勿盲目跟风。
潮玩品牌掀起盲盒巨浪
盲盒的鼓起,离不开国内闻名潮玩品牌泡泡玛特。这个首店开设于中关村的品牌,凭仗盲盒出售用十年时刻开展成国内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潮玩品牌之一。据数据显现,从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公司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16.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1亿元。
不仅是泡泡玛特,凭仗盲盒完成高增长的还有52TOYS(K&M)、ACTOYS(铃铛猫)、19八3TOYS等多家潮玩品牌。而盲盒带来的高收益,更让国内不少闻名品牌纷繁试水——小米十周年留念推出系列盲盒周边、名创优品联手其他品牌一起推出盲盒产品等。
消费扩张“万物皆可盲盒”
自从上一年爱上“抽盲盒”之后,“95后”小王家里的盲盒越来越多。茉莉、毕奇、迪士尼……小王现在已保藏了300多个盲盒,大部分单价为59元,也有少数69元、79元和99元的价位。据预算,小王至今已在盲盒上花费上万元,均匀每个月至少消费1000元。“一入盲盒深似海”,小王笑称,单位作业压力大,自己又没什么喜好,而几十元就能买到的盲盒,能在辛苦之余带来不少高兴。
据记者了解,盲盒现在现已从一开端的玩偶,进入到口红、书本、古董、糕点、文物、服装等范畴,“万物皆可盲盒”,盲盒消费方法不断扩张。
就连不少文具店里的文具也开端以盲盒的方法出售,5元至20元不等,包含盲盒笔、文具盲袋等。平常价格5元左右的一支笔,装进盲盒后价格就要翻四五倍。“孩子上瘾”,一位家长奉告记者,自家孩子10岁了,现已买了20多根盲盒笔,底子用不过来。
一年耗资百万购买盲盒
在王府井的一家盲盒专卖店里,不时会传来一声尖叫。“抽到自己想要的盲盒了呗。”见怪不怪的店员奉告记者,简直每天都有顾客来直接购买一整套盲盒。
有统计数据显现,每年有20万顾客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越2万元,乃至有顾客一年耗资百万来购买盲盒,而其间95后玩家占了大多数。为了抽中“躲藏款”,一位高中生将每年5000多元压岁钱和零花钱简直悉数用于购买盲盒,但玩了两年多却一个系列也没集齐。一位盲盒喜好者从2019年头开端购买盲盒,到2020年11月,总共购买了300多个盲盒,其间有8个单价挨近千元。2019年9月,原价仅为59元的潘神圣诞躲藏款盲盒在某二手买卖平台,价格高达2350元。这种“投机”行为也为盲盒继续升温起到了火上加油的效果。
还有玩家为了抽中某款单价约999元的限量版玩偶,一次性买了500只盲盒,单次消费高达3万多元。在一些二手买卖商场,“躲藏款”等稀有盲盒玩具已被炒到上千元的高价。
盲盒商场4大问题
盲盒经济迅猛开展的一起,随同而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中消协相关人士奉告记者,依据媒体报道及顾客投诉,盲盒商场现在首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过度营销
经过与明星、综艺节目、网红主播等协作,不停地“刷存在感”;经过玩家共享、评论、交流等方法,引发顾客的保藏心思和夸耀心思,激起顾客的购买愿望;打造“系列”概念,设置难以获得的“躲藏款”进行饥饿营销……中消协指出,这些都是商家经过过度营销来引发顾客购买激动的方法。尤其是青少年集体,因为他们好奇心强、喜爱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非常简单购买盲盒“上瘾”,有的乃至为了抽中“躲藏款”而直接“端箱”。
虚伪宣扬
盲盒与普通产品比较,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顾客只能依托商家的广告宣扬来选购,这就很简单被商家夸张产品价值、虚拟中奖概率、色彩样式不符等虚伪宣扬所误导。
有经营者曾推出“新品优享礼包”盲盒产品,声称每月会给玩家发一个当月新款盲盒以及一套当月明信片,接连发12个月。但顾客收到的不是新品,而是旧款。上一年10月,顾客侯先生投诉称,他花100元网购的盲盒产品与实践宣扬严峻不符,图片过于美化,什物娃娃肤色与宣扬图片不同很大。
产品存危险
顾客拆开盲盒后发现,有的产品或许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安全性目标;有的或许是冒充的山寨品或许二次出售品;有的是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以及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还有的存在划痕、掉漆、污渍等质量瑕疵。一家专业检测安排曾对10组不同品牌的盲盒产品进行检测,成果发现8件样品存在“小零件”危险,或许存在形成儿童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的危险。
售后难确保
一些商家“店大欺客”,顾客遇到质量问题只换不退;还有的商家售后功率低,对顾客的问题一向延迟处理。一位顾客在网上花295元购买了五个盲盒。收到快递后发现,五个盲盒中有一个已显着损坏,还有两个存在质量瑕疵。顾客当即与经营者交流,要求退货。但经营者清晰表明即使有质量问题也无法退,只能替换全新的备品。顾客李女士2020年7月底在网上购买了一只盲盒,价格为47元,收到后发现盲盒里的是假货,所以李女士联络商家客服要求退货,成果等了一周也没有任何成果。
声响
卖盲盒不是“清库存”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承受记者采访时表明,当时有的经营者产品本身并没有过硬的竞争力,只想着蹭盲盒的营销热度;有的经营者将盲盒当作“清库存”的东西,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久远口碑。
该负责人说,首要,盲盒的根本特点是产品,不管盲盒是依照正品出售仍是附属品出售,盲盒本身都是产品,经营者都必须承当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其次,盲盒经营者应确保产品质量信息实在,确保顾客知情挑选,产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运用存储条件、安全警示、价格、“三包”等均应当充沛奉告,确保实在全面,不得作出虚伪、夸张或许引人误解的宣扬。
该负责人表明,假如经营者不把精力放在提高主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过度依托盲盒营销的噱头误导顾客激动购买,用一些偷工减料的产品欺骗顾客,只能发生短期的吸引力,会很快耗费顾客的信任感,危害本身商业诺言。
提示
买盲盒别过火沉浸
中消协提示顾客,要认清危险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勿盲目跟风。拆开盲盒既有或许因高于预期而惊喜,也有或许因低于预期而绝望,不能只抱着投机或许中彩票的心思购买盲盒,不该过火沉浸,切勿跟风与攀比,要结合本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喜好等,理性消费、力所能及。别的,顾客在购买盲盒时,要尽量挑选诺言高、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商家进行买卖,一起,还应留意索要和留存发票等购物收据、经营者广告宣扬信息等作为过后维权的凭据。当本身合法权益受损时,要及时与经营者交流洽谈,洽谈不成的可经过向商场监管部门、消协安排投诉或许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法进行维权。
此外,关于青少年而言,低龄儿童自制力弱,家长应该用慎重的情绪对待文具盲盒,尽量防止让孩子频频购买,对文具盲盒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