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股吧 正文

[股票配资被骗]一年“批量生产”几十个流量明星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偶像”吗?

2023-07-01 07:07:01 17
亿轩观市

一年“批量生产”几十个流量明星咱们真的需求这么多“偶像”吗?

间隔《偶像练习生》《发明101》相继火爆,敞开“偶像选秀元年”,已曩昔3年,层出不穷的节目仍继续向观众运送着一批又一批的新晋偶像。但哪怕是最具人气的蔡徐坤、杨逾越、周震南等人,饭圈之外的观众也很难说出其一部代表作。咱们真的需求这么多“偶像”吗?

在昨日落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谈起这类现象提出:“‘饭圈文明’已超出鸿沟,要大力整理。艺人可继续发展应该靠著作和实力,而不是靠粉丝的追从、流量和数据。”

终究有多很多?

从前,偶像明星是“百里挑一”,是舞蹈、歌唱、扮演等范畴的佼佼者。而现在选秀节目上“批量生产”的明星,数量早已不知翻了几番。仅本年2月17日一起开播的《发明营2021》《芳华有你3》两档综艺,就聚集了199位“准偶像”。接下来,还有《地球百子》《明日之子》《亚洲超星团》。一年下来,从选秀节目中正式出道的至少也有五六个团的几十上百个明星。

“批量生产”之下,成为偶像的时机多到怀揣“明星梦”的新人们都现已填不满选手座位了。所以呈现了很多曾被其他节目筛选、又来参加新一档节目的“回锅肉”,乃至还有为海外学员当中文教师,被暂时拉来“凑数”的。但偶像原本宁缺毋滥,“人海战术”并不能带来更优异的效果。

追梦仍是逐利?

“我有一个音乐愿望。”“我有一个艺人梦。”这是咱们在选秀节目中常常听到的言语,但在偶像很多的现在,“追梦”有时成了说说罢了。

比方“回锅肉”的说法,开始代表着一些不惧失利,从头再来,英勇追梦的选手。但“回锅肉”多了,也“变味”了,越来越成为选手卖惨、博眼球的标签。前《偶像练习生》选手陆定昊,在《发明营2021》归来,跳舞依然生硬,歌唱依旧破音,不免被网友质疑他到底是怀揣愿望吃苦训练了3年,仍是仅为功利再来碰一次命运。

偶像工业,的确有利可图。最近,《发明营2021》人气选手和马因家庭原因退赛。仅参加了初舞台和一次公演的他,其粉丝后援会就已集资80余万元用于为他的竞赛投票助力。《发明营》衍生节目《大岛日记》则规则由粉丝充值打榜最多的11位选手参加录制,第一轮当选的选手粉丝团已投入超越200万元。《偶像练习生》播出期间,由于粉丝购买协作产品就可以得到额定的投票权,其间一个赞助商的线上销售额更是直接翻了500倍。这也是越来越多渠道涌当选秀职业的原因。

需求何种偶像?

纵然有利可图,也不行利欲熏心。将招摇撞骗、德不配位、投机取巧的流量明星捧上出道位,年轻人又能从中学到什么?“饭圈人”追逐偶像的方法,往往是投入很多时刻金钱,进行无意义的打榜、刷屏、控评、做数据,硬生生把他送上“顶流”的宝座,对粉丝本身来说,毫无裨益。

真实的偶像不应把粉丝当作“免费数据工”,而该为粉丝做出榜样。为年轻人推选出值得追逐、仿效的正能量偶像,是电视人理应承当的社会职责。

全国政协委员磨长英在两会上建议“干流媒体恰当削减文娱栏目比重”“让科学家霸屏而非流量明星”。在“两弹功臣”钱学森身上,年轻人能学到不畏艰险,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在钟南山院士身上,年轻人能看到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身心状态,只为关键时刻为国家和公民再度挺身而出的自律;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上,年轻人能学到躬身田畴、心胸全国的贡献。这些,才是值得年轻人追逐和仿效的真实偶像。

本报记者吴旭颖

关键词:批量生产几十流量

收藏
分享
海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