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记者到单县郭村镇吴三庙行政村采访,还未进村,一股股浓郁的檀香迎面扑来,循着香味,记者来到了村干部吴道征家,一幅出产包装香的繁忙现象映入眼帘……
“俺们村家家制香、人人包装,因制香而闻名全国。俺本年的出售额已达100多万元,净赚30万元。机器一年四季不断,这一条出产线雇了6个人仍是忙不过来。”吴道征说。
近年来,吴三庙村搭上了电商快车,依托阿里巴巴、天猫、快手抖音、世界站跨境电商等网络渠道,把产品面向了全国甚至海外商场,年出售额达1.2亿元。
该村党支部书记吴玉东向记者介绍,他们村是传统的制香专业村,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前史,制造技艺传承了十九代,还当选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村正是依托这一祖传制香工艺早早完成了脱贫致富,走上了“香”村复兴路。
韶光追溯至1995年,在全国打工潮影响下,吴三庙村的制香工艺面对失传,其时已是村干部的吴玉东,不舍祖传手艺失传,便和妻子一同创办了盛源香业有限公司,带着村里上了年岁的乡民一同淘金。
吴玉东说,他们最早是手艺作坊,不光产值低、质量差,并且商场空间小,赢利更是低得不幸。但他和妻子仍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并经过多年的经历探索,揣摩出了制香的机械,让产值空前进步。
转瞬到了2003年,互联网开端遍及,吴玉东第一次使用百度推行,把村里的香产品挂上了网,从此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逐步多了起来,产品也开端求过于供。“到现在,咱们规模化出产的香产品有天香、养生香、天然香薰、天然中药香薰、天然檀香、天然沉香等十几个品种,便是客户提早预付定金,也要一个月后才干发货!”吴玉东说。
“咱们以招出产加盟商的方法召唤全村乡民参加进来,然后一致盛源品牌和引入原材料,进行出产、包装和出售。村里第一批以家庭作坊式加盟的乡民就有20多家,最多时达300多家。”吴玉东说。
在郭村镇,像吴道征相同的出产加盟商有许多,但更多的仍是从事暴晒、包装等作业的乡民。跟着订单越来越多,用工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产品包装方面,现已辐射到周边十几里外的城镇,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
“没事时就到厂里拉些散香回去包装,这活累不着,晚上看电视的空就把活干了,既不耽搁其他事,还能赚钱,我和老伴儿一天能挣100多元呢!”间隔该村十几里外的张靳楼村72岁乡民张德学兴奋地说。
近年来,为了完成效益最大化,拉长工业链,吴玉东带领全村调整栽培结构,建立专业栽培合作社,撒播土地,栽培艾草、菊花、木香、川芎等中药香的原材料,以及芦笋、苔菜等经济作物,乡民以土地入股,所得赢利五五分红。
“制香是咱们村村庄复兴的工业。下一步,咱们方案引入原材料加工设备,完成部分原材料的自给自足,持续把这一工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发家致富。”吴玉东说。
文/图记者时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