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御嘉(广发证券a股)广发证券a股

1白田草堂存稿,一卷,王懋竑

点校阐明

王懋竑(1668--1741),字子中,号白田,江苏宝应人。随其叔父王式丹治学,首要研讨朱子学,崇尚修己之学,不求名誉。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授安庆府教授、翰林院编修,后以老病辞归,闭门着书,《白田草堂存稿》外,又着有《朱子年谱》、《朱子文集注》、《朱子语录注》、《读经记疑》、《读史记疑》、《白田杂着》等。

《白田草堂存稿》有光绪二十年(1894)广雅丛书本,八卷,清经解《白田草堂存稿》为选本,仅一卷,共七条,论考《尚书》、《仪礼》及《孟子》等经书中的问题,其间的《玉山讲义考》,则为王氏对朱熹《玉山讲义》所论理学问题的讨论,这与干嘉学者只为考证古籍中的文字音义与讹谬等有很大不同。王氏对朱熹及其学术有专深研讨,所撰《朱子年谱》,对朱熹终身事故有专门的研讨,曾遭到梁启超与胡适的一起称誉,是研讨朱熹思维学术的重要着作,而《玉山讲义考》则是王氏朱子学的另一精华之作。篇前有小序,以为人们早就看出朱熹《玉山讲义》是他晚年对理学本体问题的扼要阐明,欲令学者沉思而自得之,王氏以为朱氏玉山讲义“皆创造性善之指,说出地头名字”,对儒家人道学说的性与情的问题做了深化的剖析,故王氏对此《讲义》中的重要问题加以剖析论说。如剖析孔子《论语》中多说“仁”,而《孟子》中则兼说“善良”,其间有何差异及相互联系怎么,又论三代曾经仅仅说“中”说“极”,至孔子时则专说“仁”,其间亦有内涵联系。又论孟子阐明性之一切之善良礼智为人内涵一切,批注此理则要人在日用之间着时间,又论性与太极的联系,论后人讲性多杂有佛老思维,论人之性出于天又必以五行为用,为此辨明性格体用,指出玉山讲义盖本于此而加详。诸如此类,阐明王氏对朱熹理学思维的了解十分深化,这是一般干嘉学者注重考证学所不及的。

此次校点用《广雅丛书》本对校。《清经解》本字体较《广雅丛书》本多有改变,如《广雅丛书》本“考”“修”“矦”“涩”“讹”“注”“杂”“蓺”“邪”“概”“案”“同”“雁”“熟”“桀”“疏”等字,《清经解》本别离作“考”“修”“侯”“涩”“讹”“注”“杂”“艺”“耶”“?”“按”“仝”“鴈”“孰”“杰”“疎”等,此类均不予改动,也不出校勘记。二本避忌字缺笔均未补足,此次校点予以补足。避忌字改作他字者,如“玄”作“元”之类,均直接改回。此类都不出校勘记。但有据辞意本当作“元”者,则不为避忌字,仍其旧而不改。己、已不分者,据上下辞意径改,不出校。有广雅丛书本字误而清经解本不误者,如清经解本卷二百四十三第13页倒1行:“与史汉所载絶不相合”,丛书本“绝”作“纪”,乃误字,此类也不出校。清经解本有字不清者,可据丛书本校对,此类均在原册页面上直接写清,不出校记。

发布于 2024-03-08 02:03:59
收藏
分享
海报
1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