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稀土(包钢稀土股价多少)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下达2017年第二批稀土生产总量控制计划,其中,矿产品52500吨(和2016年第二批持平),冶炼分离产品49925吨(2016年第二批为55000吨)。稀土价格稳步上涨,政策常态化、制度化促供给收缩。2017年1-6月份主要稀土价格涨幅在9%到35%之间,氧化镨钕涨幅26%左右,稀土价格底部回弹。受制于稀土供给总量和总产能过剩引起的供需矛盾,从11年起稀土价格主要产品深度回调80%左右,处于底部。打黑高压、流通可追溯、国储高频常态化,政策执行效果提升,力促供给端收缩。利好稀土产业长期有序发展,稀土价格将逐步回暖。在目前时间节点下,政策执行力度是驱动稀土价格上涨的核心因素。据生意社监测,上周二,金属钕报价43万元/吨,较前一日大涨4万元/吨,涨幅10.5%;金属镝报价180万元/吨,较前一日大涨10万元/吨,涨幅5.88%。国内稀土部分品种继续上调,除了持续走强的镨钕系品种之外,氧化铈、氧化钆、金属镝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本月以来,金属钕、金属镝、氧化钕、氧化镨、镨钕合金(冶炼分离品)等涨幅达8.33%-10.97%。今年上半年,主要稀土价格涨幅在9%-35%之间,氧化镨钕涨幅26%左右,稀土价格底部回升。

  通过梳理近期研报发现,下半年稀土价格持续走强的观点已成为机构共识,其中,国泰君安(20.75 -2.08%,诊股)证券明确表示,稀土本轮价格上涨在年内看不到终点。而对于支撑稀土价格的逻辑,综合机构观点来看,打黑力度的持续增强、下半年收储量有望较上半年加大、新能源汽车产能释放加大磁材需求等三方面是下半年机构看好稀土价格走强的主要原因。

  据生意社监测,上周二,金属钕报价43万元/吨,较前一日大涨4万元/吨,涨幅10.5%;金属镝报价180万元/吨,较前一日大涨10万元/吨,涨幅5.88%。国内稀土部分品种继续上调,除了持续走强的镨钕系品种之外,氧化铈、氧化钆、金属镝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本月以来,金属钕、金属镝、氧化钕、氧化镨、镨钕合金(冶炼分离品)等涨幅达8.33%-10.97%。今年上半年,主要稀土价格涨幅在9%-35%之间,氧化镨钕涨幅26%左右,稀土价格底部回升。

  另外从政策面来看,7月13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下达2017年第二批稀土生产总量控制计划,其中矿产品52500吨(和2016年持平),冶炼分离产品49925吨(2016年为55000吨),五矿集团、中国铝业(5.15 +3.21%,诊股)、厦门钨业(26.06 -1.44%,诊股)等6家企业均给出了总量控制目标。

  通知重申,稀土是国家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计划和超计划生产。通知规定,6家稀土集团商所在省(区)工业主管部门后,请于7月15日前将工信部下达的计划分解下达到相关企业,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所在省(区)工业主管部门备案,计划分配权不得下放。

  二级市场上,稀土永磁板块走势强劲,盛和资源(15.44 -3.44%,诊股)走势创近一年来新高。业内表示,6-7月份为稀土传统采购旺季,部分企业加大部分品种的采购量,导致部分品种价格持续坚挺。

  2017年上半年,稀土价格稳步上涨,政策常态化、制度化力促供给收缩。磁材企业产能利用率处高位,镨钕元素引领稀土需求旺盛。下半年稀土价格仍有上升空间,可以把握稀土价格与股价剪刀差所带来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供需格局初现曙光

  2016年以来稀土价格触底反弹,供给端在打黑高压以及税务、环保等综合监管的治理下逐步收缩,需求端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高成长领域的拉动下稳步增长,二者合力下供需失衡的格局得到较大的改善。目前,南北两大稀土集团挂牌价均出现了逐渐提高的情形,主要稀土品种在过去一年的涨幅介于10%-90%之间。

  过去几年来,几大部委联合推动对违法违规稀土的整顿和清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专项行动首次将整顿的范围扩大到了六大稀土集团,之前黑稀土治理效果不佳与从未涉及六大集团的冶炼分离厂、废料厂不无关系。

  除了供给收缩以外,下游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从下游应用来看,35%-40%的稀土被用作永磁材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钕铁硼永磁体。钕铁硼永磁体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自动化、风电和消费电子,其中最有前景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永磁电机,这也是目前稀土材料应用最广且增速最快的下游领域。预计到2020年,国内对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每年将达到4.4万吨,全球需求更是将近10万吨。

  综合来看,稀土供需格局改善的曙光已悄然出现。未来3年预计市场对稀土的需求每年将维持6%-9%的增长,主要的增量贡献来自于稀土永磁,目前的名义需求在9万吨。叠加黑稀土供给出现下滑的背景,10万吨的配额加上常态化国家收储所带来的边际需求,预计稀土的供需格局也将像煤炭和钢铁那般逐步进入供给平衡的状态。五矿稀土(13.38 -3.88%,诊股)、广晟有色、晨光稀土等均表态“供给+库存”已难满足“收储和刚需”,从侧面印证了稀土供需格局的改善。

  关注产业链两类公司

  上周稀土板块出现连续两天的拉升行情,上周五(7月7日)更是集体封涨停板。值得留意的是,稀土板块的驱动逻辑或已经从过去几年的收储预期转向供需格局的改善。在业绩层面,我们看到了上市公司经营的改善,像广晟有色、五矿稀土、北方稀土等从事稀土冶炼的企业去年下半年至今业绩一直在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本轮稀土价格的上涨正逐步落实到企业盈利层面,并不只是昙花一现式的行情。在六大稀土集团完全控制市场且南北两大稀土集团协调定价的机制下,后市稀土价格易涨难跌,而下半年的国家收储或成为改变边际供需的重要变量,预计价格上升将持续带动上市公司盈利的好转。

  标的方面,稀土产业链主要包含两类上市公司:一类是稀土开采和冶炼企业,一类是永磁材料生产企业。若稀土价格得以持续改善,无论是开采、冶炼还是下游的永磁材料企业都将分享行业景气度的回升。

  对于开采和冶炼企业:

  按照六大稀土集团的从属关系,北方稀土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中铝系为盛和资源、安泰科技、创兴资源,广东稀土集团为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为其本身,五矿集团为五矿稀土。从过往稀土主题行情的走势来看,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以及五矿稀土这几家公司的股价联动性较强。根据测算,轻稀土方面弹性较大的是北方稀土和盛和资源,重稀土方面弹性较大的为五矿稀土和广晟有色。

  对于永磁类企业:

  由于磁材在我国稀土下游应用中的占比将近40%,而磁材生产成本中将近70%的原材料为稀土,考虑到磁材的定价机制为成本加成,在稀土价格上涨的情形下,永磁类上市公司同样存在投资机会。考虑到这类公司目前估值大多处于20倍-30倍的区间,更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国内永磁类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科三环、宁波韵升以及正海磁材。

发布于 2024-02-27 17:02:09
收藏
分享
海报
1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