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权(黄金定价权)

  2016年,高铁客票定价权已由国家发改委下放至中国铁路总公司。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意味着今后高铁票价将逐步走向市场调节,不再“一成不变”。

  2016年,高铁客票定价权已由国家发改委下放至中国铁路总公司。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意味着今后高铁票价将逐步走向市场调节,不再“一成不变”。

  “有形之手”的退出,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一环。但票价调整应是服务质量、运营成本、民生保障、竞争因素等的综合反映,不能偏离市场规律,更不能偏离“责任和诚信”的轨道。

  高铁票价上涨过快

  会导致客源流失

  根据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从2016年1月1日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对在中央管理企业全资及控投铁路上开行的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铁动车组列车一、二等座旅客票价,由铁路运输企业依据价格法律法规自主制定;商务座、特等座、动卧等票价,以及社会资本投资控股新建铁路客运专线旅客票价继续实行市场调节,由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自主制定。

  “由铁总自主定价有利于打破高铁票价‘一成不变’,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使市场需求和运能更好地匹配。”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表示,拥有定价权后,铁总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更为科学的票价,合理调配运能,减少资源浪费。

  此前,铁路票价的制定主要是按照公里数乘以一个固定的基准价。除高铁票价没有变动外,普通火车票价在过去20年也没有变动。

  高铁投资大、周期长,目前除了京沪高铁等少数东部线路,大部分线路处于亏损状态。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表示,高铁投资建设还本付息压力沉重。以前铁路客运亏损主要靠货运弥补,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走低,铁路货运量在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铁路客运收入的增长成了整体盈亏平衡的重要亮点。

  放开票价是否意味着票价会快速上涨?孙章表示不大可能。一是航空、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并存,高铁票价上涨过快会导致客源流失;二是发展改革委和国家铁路局等监管部门也会对铁路市场有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票价下放”不代表

  抛弃行业的公共属性

  高铁建设仍处于滚石上山的爬坡阶段,票价下放应成为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推进器。

  在票价调整过程中,服务质量是重要参照依据。惟有俯下身认真倾听旅客呼声,以满足旅客需求为方向,推动客运信息公开更加及时、透明,提升服务质量,才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制胜之道。

  定价灵活了,更要以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发行业蕴藏的活力。相比公路、航空等运输手段,铁路有其特点与优势。但因垄断地位衍生的“铁老大”作风要坚决摒弃。既然走上市场化进程,就要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从内部挖潜降低运营成本,向行业竞争对手学习先进经验。让中国高铁的口碑真正成为运输服务业一张叫得响的王牌。

  票价下放,不代表抛弃行业的公共属性。归根结底,铁路是一项民生事业。旅客承受能力与需求特点,依然是制定实际执行票价的重要参考因素。忽视公共属性,单纯追逐商业利润,有可能会妨碍铁路自身的长远发展。

  价格,是市场的重要杠杆;诚信,是市场的重要原则。企业惟有将“合法、公平、诚信”落在实处,恪守价格法、铁路法等法规,循序渐进探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高速前行。

  (责任编辑:DF150)

发布于 2024-02-23 08:02:07
收藏
分享
海报
1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