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市时间(特斯拉上市时间价格及图片)

  【导读】在上周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为了实现将特斯拉电动车推向大众市场的勃勃雄心,他不仅要求公司大幅提高产量目标,自己还在紧邻工厂生产线的会议室里放了睡袋,晚上就睡在工厂里。那么,是什么让马斯克如此“拼命”呢?

  

  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于2016年3月31日发布了新款纯电动汽车(EV)“Model 3”。仅仅1周后的2016年4月7日,该公司CEO(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就宣布Model 3的预约数量突破了32.5万辆。马斯克表示,发布之前自己估测的数量“约为这个数字的1/4~1/2。公司里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预定”。

  

  这其实是有预兆的。在3月31日发布之际,特斯拉开始接受Model 3的预约,虽然取消可以退款,但预约需要缴纳1000美元的预约金,尽管如此,求购者还是在该公司的经销店前排起了长队。

  特斯拉提出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之前,使EV年产量达到50万辆”。Model 3是左右计划成败的重要车辆。这次火爆的新品发布,无疑为特斯拉送上了一股强劲的东风。

  然而让人担心的事实,令特斯拉不能盲目乐观。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在过去13年间生产了约12万辆EV。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产量约为5万辆。马斯克在2016年2月的财报发表会上笑着说:“(在2020年)我们将每周生产1万辆!”在短短5年时间里将产量提高到10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将在2017年底上市的Model 3的量产时间也令人担忧。这是因为该公司的SUV(多功能运动车)型EV“Model X”之前有过跳票的“前科”。Model X本应在2014年投产。但时间一拖再拖,直到2015年9月才正式投产。2015年仅向客户交付了208辆。2016年一季度Model X的出货量为2400辆。

  对于此事,特斯拉承认存在失误,表示“太小瞧了造车的难度,在第一版Model X里投入了太多的新技术”。拖延是因为供应商对部件性能的验证不够充分,而且自身的生产能力存在不足。特斯拉表示,“在Model 3投产时将稳扎稳打,避免再次发生此类失误”。

  

  特斯拉在市场上的存在感与日俱增。其背影强烈刺激着其他企业。

  正面遭受特斯拉的“电击”的是美国通用汽车。该公司即将推出新款EV“Bolt”。售价为3.5万美元,续航距离为200英里(约320公里),性能参数与特斯拉的Model 3大致相当。GM将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销售Bolt。在1年的时间里,Bolt能将Model 3甩开多远?

  “我们的速度比特斯拉快得多。创办仅18个月就发布了第一辆概念车,员工人数也达到了750人”——美国EV初创企业Faraday Future(FF)的研发及工程高级副总裁尼克·桑普森(Nick Sampson)毫不掩饰竞争意识,并且发出了豪言壮语。

  该公司剑指“后特斯拉”时代的宝座,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建设生产基地,于2016年4月13日举办了工厂的竣工典礼。

  FF虽然身在硅谷,但视野却投向了EV市场正在快速扩大的中国。这是因为在该公司的出资人中,有一位因成功经营网络视频服务“LeTV”而成名的中国人——贾跃亭。

  贾跃亭在2016年4月20日采取了行动。其担任首席执行官(CEO)的LeEco(原名:LeTV:Leishi Internet Information & Technology)发布了EV概念车“LeSee”。该车配备了自动驾驶功能。虽然与FF公司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贾跃亭想要在美国和中国两大市场上加快开发EV的步伐。

  特斯拉

  选在这个时间点发布,是因为“北京车展2016(Auto China 2016)”于4月25日开幕。在中国,北京和上海每隔一年都会举办车展。

  其实,在去年采访上海车展时,也有不少令人兴奋的事情。在会场的所见所闻,令人不敢相信“是真的吗?”

  “2015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增长到原来的3倍。仅插电式混动车(PHEV)就会达到5万辆”。中国的大型汽车公司比亚迪汽车(BYD Auto)的销售人员这样说道。在上海车展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公司公布了积极的销售计划。

  笔者原本以为这只是空想。但比亚迪在2015财年(截至15年12月)的财报中宣布,电动汽车的销量达到了5.8万辆。虽然有丰厚补贴的助力,但销量也的确是名副其实。在2016年,该公司还打算让销量翻上一番。

  除了比亚迪,其他新款EV和PHEV也在中国不断涌现。北京车展2016上,肯定出现一些令人不敢相信的发布和展示。对于这些,笔者当然不打算照单接受,但为了感受火爆的氛围,还是要亲赴北京看个究竟。不过,笔者判断真伪的“标准”看来必须调整一下了。

  “这款EV什么时候发售?”

  “已经在销售之中了。”

  对于笔者的问题,参展商们估计会像汽车企业N公司的广告那样,给出这样的答复。(来源:日经技术在线 记者:久米秀尚)

  继续阅读:汽车产业 电动汽车 新能源 特斯拉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汽车» 特斯拉奋力一搏竟是为了对付这家公司?

发布于 2024-02-19 09:02:14
收藏
分享
海报
1
目录

    推荐阅读